中国世界遗产(53):贵州梵净山
五十三、贵州梵净山 2018.7.2 世界自然遗产
当地时间2018年7月2日在巴林首都麦纳麦举行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贵州省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梵净山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和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境内,是武陵山脉主峰,遗产地面积402.7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372.39平方公里。梵净山生态系统保留了大量古老孑遗、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拥有4395种植物和2767种动物,是东方落叶林生物区域中物种最丰富的热点区域之一。大会认为,梵净山满足了世界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标准和完整性要求,展现和保存了中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和显著的生物多样性。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好消息,贵州梵净山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53项世界遗产。与此同时,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数量达到13项,超过了美国和澳大利亚的12项,依然居世界第一。
2、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地区境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它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最高峰海拔2572米。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面积402.7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372.39平方公里。梵净山是中国南方最早成为陆地的地区之一,有着悠久的地质演化历史。梵净山主要由变质岩组成,周围被广阔的喀斯特地貌环绕,使梵净山成为伫立于喀斯特海洋中的变质岩“生态孤岛”,展现了独特的地质、生态、生物和景观特征。
3、梵净山原始生态保存完好,保存了世界上少有的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并有大量7000万至200万年前的古老珍稀孑遗物种。根据科考资料,区内现有植物种类约2000余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光叶珙桐、梵净山冷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银杏、姜叶三七等。有珙桐林、铁杉林、水青冈林、黄杨林等44个不同的森林类型。原始森林里栖息着多种频临灭绝的国家保护动物,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黔金丝猴、华南虎、云豹、林麝、白颈长尾雉、大鲵、穿山甲、猕猴、短尾猴、苏门羚、亚洲黑熊、大灵猫、小灵猫、鸳鸯、红腹角雉、红腹锦鸡、勺鸡等20多种。“国宝”级的珍稀动植物以黔金丝猴和珙桐最具代表性。
4、贵州梵净山是黔金丝猴主要栖息地,现存700-800余只,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黔金丝猴活动的海拔高度比川金丝猴和滇金丝猴都低,多栖于海拔500-800米河谷阔叶林,夏季则多见于海拔1400-2200米左右的阔叶混交林,活动范围大,也偶见于村寨附近。群居性,为多雄多雌的混合家族群。一群约150-250只,有季节性分群与合群现象。黔金丝猴以多种植物的叶、芽、花、果及树皮为食。
5、世界遗产专家们实地考察和研讨认为:梵净山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是一个喀斯特环绕的孤岛,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物种基因库。梵净山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过程是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独特优势,要注意统筹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进一步对梵净山的地理环境、动植物资源进行详细考察,加强对梵净山各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不断挖掘梵净山在审美、生态演变进程、普遍性、独特性等方面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