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世界名画 中国名画 名画系列 印象画派 人体名画  名家名画 中国名家 西方绘画 名画欣赏

西方艺术流派(7):艺术流派汇总

 

    世界艺术源远流长,艺术流派精彩纷呈,为了自己和他人更精准的了解源远流长的艺术作品,正一艺术编排了这一组材料,仅供参考。正一艺术于2012年6月23日,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概念

    原始古代(公元前-公元476年)

    原始美术。是指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原始美术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刻、建筑等。大多数现已发现的美术作品集中在欧洲,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古代埃及美术。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了统一的专制王朝。此后,埃及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前1071-前332)三个统一时期。古埃及艺术。一般指公元前332年前的埃及美术。其特点是:建筑体量巨大,宏伟壮观,具有强烈的崇高感;雕刻朴素写实,整体性强,有观念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倾向;绘画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现遗存一些金字塔、雕刻和墓室壁画。埃及艺术是人类最早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美索不达米亚艺术。公元前3000-前331年出现于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一带(即今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约旦、巴勒斯坦一带和伊朗西部)的美术。美索不达米亚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两河之间。其特点是:各种艺术风格互相渗杂,多种渊源汇集,造型艺术绚丽多彩。传世艺术品有圆雕、浮雕、陶器、乐器和贵金属工艺品,以及巨大的神庙和宫殿遗址。

    希腊艺术。通常指公元前12-前1世纪希腊及其附近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的美术。广义上包括爱琴艺术。公元前5-前4世纪,是希腊艺术的全盛时期,产生了米隆、菲迪亚斯、波利克里托斯、斯科帕斯、普拉克西特列斯等艺术家和帕提侬神庙、宙斯祭坛等建筑艺术。其雕刻具有强健的体魄、昂扬的精神和典雅优美的造型,被尊崇为造型艺术的典范。

    罗马艺术。公元前509-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的美术。继承希腊艺术成就,融会欧洲、北非、西亚美术的地方因素,创造了大量的美术作品。其内容多为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刻画人物强调个性。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壁画、肖像雕刻方面。


    中世纪(476-15世纪)

    中世纪艺术。一般指5-15世纪的西方美术。主要表现在建筑的高度发展,各种形式的大教堂,如拜占庭教堂、罗马式教堂、哥特式教堂在艺术上和工程设计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雕刻、镶嵌画、壁画、插图画等也获得了繁荣。中世纪艺术属于基督教艺术,它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往往以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精神世界。
    中世纪:历史学上一般指封建制时代。主要用于欧洲。时限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基督教艺术。早期基督教艺术出现在公元2世纪下半叶或3世纪上半叶,图像偏重于对某事物的象征性或寓意性。由于公元二世纪到四世纪期间的基督教被罗马皇帝视为非法宗教,早期基督教艺术主要出现在地下墓室。[1]壁画沿袭希腊罗马的风格,题材则与基督教相关。直到公元313年,罗马帝国君主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的《米兰诏书》,自始对基督教艺术及西方文明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时间推进,早期基督教艺术逐渐脱离古罗马末期的古典风格形成拜占庭艺术。

    拜占庭艺术。公元4世纪到15世纪的罗马帝国美术和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美术,即宗教美术和封建帝国美术。以罗马晚期的艺术形式和以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为中心的东方艺术形式相结合为风格特点。在教堂建筑、圣像画、镶嵌画、壁画、细密画及工艺美术的风格创造上,都有较大的成果。后期风格因受教会束缚,倾向于公式化、概念化。对中世纪欧洲各国,尤其是东正教国家的艺术有很大影响。

    罗马式艺术。欧洲9至12世纪流行的一种以建筑为主体的艺术形式。建筑多为教堂和修道院,以厚重坚实的墙壁、高大雄伟的塔楼和半圆形拱穹结构为主要特征。著名的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法国的普瓦提埃大教堂、德国的沃姆斯大教堂等。出现在教堂外部墙壁上的雕刻多取材于《圣经》故事,并以非写实性和框架法为特点。

    哥特式艺术。欧洲12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的一种艺术。以大教堂建筑为主,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的式样,以广泛运用交叉肋拱、高扶壁、飞扶壁、尖拱结构和新装饰体系为特征。反映了基督教盛行的时代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物质文化面貌。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英国的林肯教堂和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等。



    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

    文艺复兴艺术。欧洲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的艺术。开始于意大利,后扩大到尼德兰、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并席卷全欧洲。以贯彻现实主义和体现反封建反宗教的人文主义思想为主要特征。代表人物有画家达·芬奇、拉斐尔,雕塑家米开朗琪罗等。作为西方近代艺术源头的文艺复兴艺术,其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艺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极其深远。

    佛罗伦萨画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形成的美术流派,13世纪末已经形成,早期代表画家有:乔托·迪·邦多纳、马萨乔、安杰利科、乌切洛、波提切利等。盛期代表画家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15世纪中叶以后佛罗伦萨画派已呈衰退之势,取而代之的是以罗马为中心的罗马画派。16世纪末,由于佛罗伦萨政治上失去独立,经济衰落,以及画家盲目崇拜前辈的结果,逐渐走向风格主义。

    威尼斯画派。是16世纪以威尼斯画家乔尔乔内和提香为代表的绘画形式。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该画派以人文主义思想为主导,吸收尼德兰美术的油画技法,偏重色彩和感觉效果,画面绚丽,构图新颖。对欧洲绘画有很大影响。代表人物有乔尔乔内、提香、丁托列托等。

    尼德兰画派。中世纪的尼德兰包括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东北部的一些地区。15世纪尼德兰画派成就非常突出。尼德兰画派的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祭坛画与独幅木板画,因为尼德兰美术脱胎于中世纪的哥特式艺术,使得尼德兰文艺复兴初期的绘画有比较浓郁有宗教气息,总的绘画倾向是:严肃、静穆,人物形象不够生动自然。另一方面,尽管这些作品大多表现了传统的宗教题材,却由于画家对描写世俗生活和周围环境的兴趣大大增长,作品中便不时体现出现实主义倾向。罗伯特·康宾和扬·凡·埃克是尼德兰画派的主要奠基人。

    枫丹白露画派。是16世纪活跃在法国宫廷的美术流派。是国际样式主义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以法王两次修建巴黎郊外的枫丹白露宫为契机形成了两代枫丹白露派画家,第一代枫丹白露派画家由来自意大利的画家罗索、普里马蒂乔和雕塑家切利尼等人与法国画家库新、卡龙、雕刻家古戎和庇隆等人合作,在宫廷内外的装饰上形成了一个风格性很强的艺术流派。


    17、18世纪

    学院派艺术。始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十七八世纪在英、法、俄等国流行,其中法国的学院派因官方特别重视,所以势力和影响最大。学院派重视的规范,包括题材的规范、技巧的规范和艺术语言的规范。由于对规范的过分重视,结果导致程式化的产生。学院“ Academy ”一词最初含“正规“、走正路不走邪路的意思。如何才能走正道,在学院派看来就是重视传统,向传统学习,因而学院派反对所有的改革。学院派十分重视基本功训练,强调素描,贬低色彩在造型艺术中的作用,并以此排斥艺术中的感情作用。这些特点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反两方面的。代表人物卡拉契兄弟,大卫,安格尔等。

    样式主义。意大利16世纪中后期的美术流派,代表著盛期文艺复兴渐趋衰落后出现的追求形式的保守倾向。样式主义时期的艺术并未形成统一的风格,艺术家们各自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如夸张变形的手法,强调细节的修饰,突出个性的表现,反对理性、典雅、优美的原则,强调想像等等。总之,我们把这一时期出现的不同与盛期文艺复兴理性优美原则的艺术,都归为样式主义。代表画家布龙齐诺(1503~1572),瓦萨里。

    现实主义艺术。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与样式主义艺术和学院派艺术相对立的是现实主义艺术。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此时劳动者真正成为绘画中的主体形象,大自然也作为独立的题材受到现实主义画家青睐。这一时期现实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卡拉瓦乔。

    巴洛克艺术。巴洛克(Baroque)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它的名称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葡萄牙或西班牙语,意思是不圆的珠子;又一说它来自意大利语,有奇特、古怪或推论上错误的含义。总的来说这个名称在当时含有贬意,是18世纪古典主义艺术理论家对于上一个世纪一种艺术风格的称呼。代表性人物贝尼尼,鲁本斯。

    佛兰德斯美术。16-18世纪尼德兰南部(今比利时及法国一小部)美术的通称。原为尼德兰美术的一部分。1579年荷兰独立后,即称佛兰德斯美术。既带有民主性倾向,又保留着明显的贵族性和宗教性,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代表人物有勃鲁盖尔、鲁本斯、凡·戴克等。对欧洲美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荷兰画派。17世纪兴起于荷兰。摆脱了对宫廷贵族和天主教会的依附,转向为新兴的市民阶级服务。用写实手法描绘人民生活和自然风景。除肖像画和宗教历史画外,还发展了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及动物画。代表人物有哈尔斯、伦勃朗、维米尔。1609年的尼德兰革命,建立起荷兰共和国,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荷兰绘画得到空前繁荣。

    塞维利亚画派。17世纪上半期,西班牙最重要的画派之一是南方的“塞维利亚画派”。“塞维利亚画派” 主要描绘寂静的僧侣世界,平凡中含有诗意。这个画派的宗教题材画:有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并不过分渲染宗教气息,反而富于生活的情趣,具有强烈的世俗化倾向。有三个最杰出的代表:穆里罗,苏巴朗,委拉斯贵支。

    古典主义。西欧文学艺术上的一个流派,盛行于17世纪,延续到18世纪后期。主要特点是模仿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形式,尊重传统,崇尚理性,要求均衡、简洁,表现出反宗教权威的精神。但由于模拟多,创造少,不能反映现实。代表画家普桑,乌埃,勒布伦,拉图尔,勒南兄弟,洛兰等。

    洛可可艺术。洛可可(rococo),源于法文rocaille,意为贝壳形。指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15-1774)所推崇的艺术风格。在工艺美术、绘画、建筑等方面尤为明显。以具有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为其特征。洛可可艺术在形成过程中,曾受到中国明清工艺美术的影响。绘画方面,以法国画家布歇·弗拉戈纳尔等人为代表。建筑方面,以法国巴黎苏比斯府为代表。

    新古典主义艺术。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初流行于西欧的美术样式。它力求恢复古典美术(主要指古希腊罗马艺术)的传统,追求古典式的宁静,重视素描,强调理性。代表人物有法国画家大卫,热拉尔,安格尔,普吕东等。


    19世纪

    浪漫主义画派。19世纪初至30年代在法国兴起。该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羁绊,采用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为题材,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像和创造。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代表人物有籍里柯,德拉克洛瓦,卡尔波等。

    批判现实主义。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理论,它也是一个多义且有争议的概念。虽然现实主义的批评者和支持者经常将其视为一个统一的思想整体,但实际上,现实主义并不是一个单一或统一的理论。代表画家有库尔贝(1819-1877年),卢梭,科罗,米勒,杜米埃等。

    巴比松画派。19世纪产生于法国。巴比松系巴黎近郊的一个村庄。1848年,以特奥陀·卢梭为首的部分青年画家因不满学院派的艺术和官方沙龙审查制度,先后来此定居作画。他们以农民生活、农村风景为题材,主张走出画室,“回到自然”。作品具有真实、朴素、田园诗般的风格。代表人物还有米勒、杜普雷等。

    印象画派。19世纪末期流行于法国。名称源于1874年评论家路易·勒鲁瓦对莫奈所作《日出印象》一画的嘲笑而来。该派把光和色看作画家追求的主要目的,强调画家应该走出画室,面对真实的自然物象进行写生。代表人物有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德加等。

    新印象画派。也称“点彩派”。19世纪末从法国印象画派发展而来。该派认为印象画派表现光色效果的方法不够严格,主张用不同的色点排列组合作画,具有镶嵌装饰画的效果,但画法机械。代表人物有修拉、西涅克等。

    后印象画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法国。他们反对印象画派的客观主义表现和片面追求外光与色彩,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和体积。代表人物有塞尚、凡·高、高更等。

    纳比派。法国的艺术社团,1891年出现于巴黎,其主要成员是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的学生。这是一个为期很短的艺术运动,主要参加者是法国的画家和雕塑家。纳比派的主要理论家德尼,将纳比派的特色归纳为两种变形的理论:客观的变形和主观的变形。主要成员有塞律西埃、德尼、波纳尔、鲁塞尔、维亚尔、朗宋和瑞士画家瓦洛东等。

    柏林分离派。19世纪末由德国柏林官方艺术组织中分离出来的美术家联盟。1898年柏林美术学院以利贝曼为首的十一人社与其他组织共同组成了柏林分离派。他们极力推崇法国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以新的艺术目标与学院派和官方艺术相抗衡。其创作活动一直延续到1914年。代表画家为利贝曼。

    象征主义。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颓废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其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要求用晦涩难解的语言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即所谓"象征"。法国象征派诗人以马拉美﹑魏尔伦等为代表;戏剧方面以梅特林克为代表;美术方面以摩罗为代表。

    拉斐尔前派。19世纪中叶出现于英国的画派。认为绘画艺术至拉斐尔时盛极而衰,故企图复兴拉斐尔以前的艺术以振兴英国画坛。其绘画题材多为神话传说、圣经故事及内容严肃的文学作品。画风严谨、细致。代表人物有罗赛蒂、亨特、密莱斯、伯恩·琼司等。

    哈得逊河画派。美国风景画派。以纽约为基地,活跃于1820~1880年间。18世纪的美国人大部分时间都忙于在荒野奋斗以求生存。到了19世纪,他们在这种斗争中获得了胜利,于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怀旧和浪漫的情绪便油然而生,这样,风景画开始在美国流行。一批以哈得逊河沿岸风光为题材的风景画家被称为“哈得逊河画派”,这标志着美国美术开始摆脱欧洲的影响,逐步显露出自己的品格。代表画家科尔,道蒂,杜兰德,布莱克洛克等。

    巡回展览画派。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现实主义画家团体,以在俄国各大城市举行美术展览活动而著名。受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美学观点影响,不少作品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代表人物有列宾、克拉姆斯柯依、苏里柯夫等。

    自然主义。19世纪中后期出现在法国的一种创作倾向。着重描写现实生活的个别现象和琐碎细节,追求事物的外在真实,并企图用自然科学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社会。代表作家有龚古尔兄弟。左拉的作品中也有较多的自然主义成分。


    20世纪

    立体主义。1908年产生于法国,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着力表现有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人们以立体主义这一称呼来给毕加索、布拉克、格里斯和莱热在1907年到1914年期间的艺术探索性创作命名。

    野兽主义。1905年产生于法国松散的美术社团。野兽主义画派吸收了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创造一种有别于西方古典绘画的疏、简的意境,有明显的写意倾向,同时追求更为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马蒂斯是野兽主义的领袖。

    表现主义。注重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揭示,不拘泥于视觉特征的真实。它是20世纪初期绘画领域中特别流行于北欧诸国的艺术潮流。代表画家是荷兰人凡·高、法国人劳特累克、奥地利人克里姆特、瑞士人霍德勒和挪威人蒙克。

    维也纳分离派。是在奥地利新艺术运动中产生的著名的艺术家组织。1897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批艺术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声称要与传统的美学观决裂、与正统的学院派艺术分道扬镳,故自称分离派。其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的自由”。代表人物有克里姆特、席勒、霍夫曼等。

    超现实主义画派。1924年产生于法国。由法国作家布雷东发起。在巴黎先后发表两次《超现实主义宣言》,形成了超现实主义画派。认为“下意识的领域”,如梦境、幻觉、本能等是创作的源泉,主张从潜意识的思想实际中求得“超现实”。作品主要描写潜意识领域的矛盾现象,把生与死、过去与未来、真实与幻觉统一起来,具有恐怖、离奇、怪诞的特点。代表人物有米罗、达利、马格利特、唐吉等。

    达达主义。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代表人物杜尚、恩斯特等。“达达”一词,意即孩子不明确的呀语,没有什么意义。

    抽象主义。20世纪初产生于西方国家的美术流派。他们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主张以色彩、线条、形状等抽象形式来表现艺术家的主观心灵。一般分为两大体系:一为几何抽象,即画面运用抽象的几何形体或线条构成。代表人物有俄国的马列维奇、荷兰的蒙德里安。一为抒情抽象,用色彩、线条、各类形体的构成直接抒发感情。代表人物有俄国的康定斯基。

    行动画派。20世纪产生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重要分支。创作时,以画布铺地,画家在其上滴洒颜料来显示作者感情的自发冲动和强烈的动作效果为特征,亦称“动作画派”。代表画家有波洛克等。

    波普艺术。又称“新写实主义”或“新达达主义”。20世纪60年代风行于欧美的艺术流派。多以社会上流行的形象(如各种商业广告、电视、连环漫画中的人和物)或戏剧性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使用材料包括各种塑料、霓虹灯和发光颜料等。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劳申伯格、英国的汉密尔顿等。

    照相现实主义。又称“超级现实主义”。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艺术流派。主张艺术的要素是“逼真”和“酷似”,反对艺术家离开客观对象的任意发挥。画家作画大多利用或者临摹照片,或用幻灯机将底片投射到画布上,然后在投影上着色。作品尺幅巨大,注重表现生理细节。所作雕塑与真人一般大小,涂以肤色,配以衣服道具,极度逼真。代表人物有克洛斯、汉森等。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放弃表现在拒绝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个分化了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且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限定原则与党派原则。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五个基本点:矛盾、不连续、随意、无节制、流程短。后现代主义虽然与现代主义有背道而驰的一面,但是本质上是现代主义的继续与发展。

 

    二、概括: 

    人文艺复兴时期

    佛罗伦萨画派。意大利。13世纪末。乔托(约1266—1337)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马萨乔,波提切利。以佛罗伦萨为中心。

    罗马画派。意大利。15世纪中叶。达·芬奇(1452—1519),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以罗马为中心。

    威尼斯画派。意大利。16世纪。乔万尼·贝利尼(约1430—1516)被认为是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乔尔乔纳,提香,丁托列托,柯罗乔。油画开始代替湿壁画。以画家主要生活在威尼斯而得名

    尼德兰画派。尼德兰包括现在的荷兰、比利时等地区。15世纪。罗伯特·康宾和扬·凡·埃克(约1390—1441)是尼德兰画派的主要奠基人。博斯,维登,波茨,勃鲁盖尔。《根特祭坛画》可以称为世界上第一件真正的油画作品(据传,扬·凡·埃克和兄弟胡伯特·凡·埃克,是油画的发明者),色彩鲜明,辉煌艳丽,经过数百年之后,画面仍然如初,这在当时的确是一种绘画技法上的突进。绘画倾向是:严肃、静穆。

    枫丹白露画派。法国。16世纪。弗朗索瓦·克洛埃是枫丹白露画派的天才代表。罗索,古赞。《埃丝特蕾姐妹》是“枫丹白露画派”的重要代表作品,但作者已不得而知。法国宫廷的美术流派,追求技艺的精巧完美。

    17、18世纪

    学院派。始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17、18世纪在英、法、俄流行。代表人物卡拉契兄弟,大卫,安格尔。讲求理智和规范。

    样式主义。意大利。16世纪中后期。代表画家布龙齐诺(1503~1572),瓦萨里。从文艺复兴艺术向巴洛克艺术转变的一个过渡。反对理性典雅,喜欢夸张变形。

    现实主义。意大利。16世纪末17世纪初,与学院派和样式主义相对立的是现实主义艺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卡拉瓦乔(1573—1610)。对自然的忠诚。

    巴洛克艺术。意大利。17世纪。代表性人物贝尼尼,鲁本斯。宗教色彩,激情动感。

    佛兰德斯美术。尼德兰南部包括今比利时及法国一小部。17世纪。代表鲁本斯(1577—1640),安东尼斯·凡·代克。追求富丽堂皇。

    荷兰画派。荷兰。17世纪前期。弗兰斯·哈尔斯(约1581—1666)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伦勃朗,维米尔。日常生活,田园风光。

    塞维利亚画派。西班牙。有两个最杰出的代表:一个是苏巴朗;一个是委拉斯开兹(1599—1660)。穆里罗,戈雅。

    古典主义。法国。尼古拉斯·普桑(Poussin,1594—1665年)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可谓“法兰西绘画之父”。乌埃,勒布伦,乔治·德·拉图尔,勒南兄弟,克洛德·洛兰。

    罗可可艺术。法国。18世纪初中期。主要代表是华多(1684-1721年)、布歇和弗拉戈纳。

    新古典主义。法国。兴盛于18世纪中期。它的杰出代表是大卫 (1748-1825年)。热拉尔《雷卡米埃夫人》,安格尔,普吕东。

    19世纪

    浪漫主义。法国。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是席里柯和德拉克洛瓦(1791-1824年)。卡尔波。

    批判现实主义。法国。库尔贝(1819-1877年),卢梭,科罗,米勒,杜米埃是法国19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讽刺画大师。

    巴比松画派。法国。主将卢梭(1812—1867),杜比尼,迪普雷,特洛容。

    印象主义。法国。马奈 (1832-1883年),莫奈,雷诺阿,德加,西斯莱,毕沙罗。

    新印象主义。法国。修拉 (1859-1891年),西涅克。

    后印象主义。法国。塞尚 (1839-1906年),文森特·凡·高,高更。

    纳比派。法国。19世纪末。主要成员有塞律西埃、德尼、波纳尔、鲁塞尔、维亚尔、朗宋和瑞士画家瓦洛东等。反对学院派和官方艺术。

    柏林分离派。德国。19世纪末。反学院派的美术组织,利伯曼(1847—1935)为创始人,

    德国罗马派。德国。费尔巴哈(1829—1880)为代表。

    象征主义。德国。十九世纪末。勃克林(1827—1901)为代表。颓废虚幻。

    拉斐尔前派。英国。9世纪中叶。罗赛蒂 (Dante Gabriel Rossetti,1828-1882年)是拉斐尔前派的核心和灵魂,亨特,米莱斯,布朗。

    哈得逊河画派。美国。19世纪中期。也称为美国风景画派。托马斯?科尔(1801—1848)是创始人。杜兰德。

    肖像体裁。俄国。尼基丁(约1690—1741)是俄罗斯民族肖像体裁的奠基人。安特罗波夫,列维茨基。

    巡回展览画派。俄国。19世纪末。发起人有克拉姆斯柯依(1837-1887年)、彼罗夫、马柯夫斯基、萨符拉索夫、希施金等。列宾,苏里柯夫,列维坦,谢洛夫。

    20世纪

    立体主义。多国。1907到1914年。人们以立体主义这一称呼来给毕加索、布拉克、格里斯和莱热在1907年到1914年期间的艺术探索性创作命名。立方体的古怪。

    野兽主义。法国。1898至1908年。马蒂斯 (1869-1954年)为首,弗拉芒克,杜飞,罗奥。令人惊愕的颜色,扭曲的形态。野兽主义自1905年发端到1908年已趋消沉,尔后由立体主义所取代。

    表现主义。北欧。20世纪初期。先驱代表画家是荷兰人凡·高、法国人劳特累克、奥地利人克里姆特、瑞士人霍德勒和挪威人蒙克。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

    维也纳分离派。奥地利。19世纪末。克里姆特(1862-1918年)为首。宣称与古典学院派艺术分离。

    德国表现主义。德国。20世纪头二十年。凯尔希纳、黑克尔、马尔克、克利等。

    原始主义。法国。代表人物卢梭(1844-1910年)。纯朴的感情,原始的气息。

    超现实主义。1924至1969年。西班牙为主。代表画家是达利(1904-1989年)、恩斯特、米罗、马格利特、唐吉等。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

    达达主义。瑞士。1916年2月成立。代表人物马克斯·杜桑(1887-1968年 杜尚?)、恩斯特。打倒一切,排斥一切。

    抽象艺术。俄国。20世纪初。代表康定斯基 (1866-1944年)。非具象艺术,表现内在精神。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20世纪40、50年代。美国。代表德库宁(1904-1997年)。

    行动派绘画。美国。代表画家是波洛克。自发的个人表现,无意识的自动绘画。

    波普艺术。美国。20世纪60年代。劳申勃格 (1925- )、沃霍尔、利希滕斯坦。大众艺术。

    超级写实主义。美国。20世纪60年代。代表画家克洛斯 (1940- )。也就是照相现实主义。

    后现代主义。美国。20世纪70年代。建筑评论家詹克斯。表面上抛弃、本质上是现代主义的继续。

  

上一页 | 关闭窗口 | 下一页

正一艺术网站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