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雨的旋律 故乡的风 不朽的胡杨 有轨电车 森林的歌 天姿影像 日出印象 如画的梯田 别针换别墅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块,佛塔60多座,均为我国石窟之最。龙门石窟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1、2013年9月23日,来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的龙门石窟。

 

     2、龙门古称“伊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

 

     3、潜溪寺,走进龙门后看到的第一个大窟。它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1300多年前的唐代初期。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

 

     4、宾阳三洞,看到的第二个大窟。宾阳三洞指的是宾阳中洞、宾阳南洞、宾阳北洞。它始凿于北魏,原名“灵岩寺”,明清后易名“宾阳洞”,据说是根据道教吕洞宾的字(洞宾)和号(纯阳)得来;而据清顺治年间洛阳县令武攀龙在《重修宾阳洞碑记》中所说:“寻为宾阳,盖取寅宾出日之义”,则为另一含义,“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

 

     5、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建造的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像。北魏塑像一般相对较瘦,同时采用平直刀法,和唐代丰满浑圆的塑像风格明显不同。宾阳三洞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6、宾阳南洞,为北魏时期开始开凿,但洞中几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在初唐完成的。洞中主佛为阿弥陀佛,面相饱满,双肩宽厚,体态丰腴,体现了唐朝以胖为美的风格。宾阳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废弃的基础上又续凿而成,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而建,属于过渡时期的作品。

 

     7、宾阳北洞剪刀手佛像。宾阳北洞是从北魏开始修建,到唐代初年(公元641―650年)才完成的。北洞正壁主尊阿弥陀佛的特殊“剪刀手”手势其实是一种极少见的佛教手印。结合双手的姿势来看,右手高举胸前,掌心向上,拇指、无名指与小指屈起,其他二指伸直,左手掌心向下,屈无名指及小指,伸直其他指,颇似大家习惯摆出的剪刀手类似,故而被戏称为“剪刀手”佛,有远见,知道在四百年后剪刀手肯定会风靡全球。

 

     8、摩崖三佛龛,这一窟因临山摩崖造像且题材为三佛而称为摩崖三佛龛。凿造于武周时期,所造三佛代表过去、现在、将来,系典型的三世佛题材,崖壁上为三坐佛,以弥勒佛为主尊居中,左、右二结迦坐佛。以弥勒为主尊的三佛题材为中国石窟所罕见。该窟无题记,结合文献研究,该窟应为开凿于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时期,即公元690年左右,因武氏晚年发生了张柬之策动的政变,武周政权结束,该窟随即中辍,因此,窟中造像仅为毛坯,比较粗糙。

 

     9、万佛洞,位于西山中部北端,乃唐高宗、武则天祈福时开凿的,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小佛尽管微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但每一尊佛都刻得精巧细腻,传神入画,真是让人赞叹不已!

 

     10、万佛洞主佛,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在两边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衬托出主佛的安详。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五十二代表着菩萨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11、龙门石窟“最美的佛”,就是万佛洞外室的菩萨像,从菩萨所拿的杨枝和净瓶来看,应是观世音菩萨。该像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观音造像,高70多公分,虽然头部有残缺,其他部位却很完整,主要是站立姿势很特别,身体成“s”形,无论是石雕木雕绘画彩绘,好像从未出现如此站姿的观音。传说京剧大师梅兰芳看到此石像,被那优美的形象所吸引,立于像前仔细揣摩数小时,回去竟表演出绝美的“贵妃醉酒”。

 

     12、惠简洞,位于万佛洞南侧,是一个敞口中型洞窟,高4.25米,深2.70米。因其是西京法海寺僧惠简为高宗、武后所造而得名。主尊弥勒佛,丰满圆润的面相极富女性魅力,而温文沉静的神情,又似君临天下的气度。这显然是借弥勒佛而为武则天“造舆论”的又一石窟。也许正因为惠简开凿这一石窟造像深得武则天的赏识,所以他后来便被唐高宗和武则天任命为开凿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龛的检校僧,惠简洞也就有了“小奉先寺”的称谓了。

 

     13、奉先寺,位于西山南部半山腰间,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奉先寺在开窟造像时,别具匠心,一反常规,不采取全部开凿洞窟的方式,而是依山就势在露天的崖壁上雕造佛像,烘托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浩然大气。奉先寺的主尊是卢舍那大佛,“卢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广大,光明普照,民间又称他为报身佛。

 

     14、卢舍那大像龛标志牌。此窟开凿于唐高宗初,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毕。卢舍那佛高17.14米,头高4米,封颐秀目,仪表堂堂。迦叶持重、阿难温顺、二菩萨盛装艳服、天王雄伟,力士勇猛 ,是中国唐代佛教雕刻艺术的杰作。

 

     15、卢舍那大佛,登上百余级台阶后,崖壁间一尊巨大的雕像映入眼帘,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卢舍那佛像。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说这是当年按照武则天的样子雕刻的,无从考证,但却有这种盛唐时大气雍容之气。

 

     16、奉先寺里共有九尊大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下图中的五个大像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大佛左边第一个是伽叶,头的上半部没有了,从仅剩的嘴唇和下颌可以看出丰富的阅历;大佛右边第一个是阿难,形态温顺虔诚,迦叶和阿难是释迦牟尼最亲近的二个弟子。大佛左边第二个和右边第二个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代表聪明智慧,普贤菩萨代表菩萨行愿,二个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左右胁侍,世称“华严三圣”。

 

    17、大佛左边四尊大像,分别是迦叶弟子、文殊菩萨、北方多闻天王、金刚力士。大佛左边第三个是北方多闻天王,像高10.5米,身披铠甲,手托宝塔,足踏药叉,威风凛凛,动作逼真,形神兼备。最边上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

 

     18、大佛右边四尊大像,分别是阿难弟子、普贤菩萨、南方增长天王、坚固力士。南壁的增长天王和坚固力士都已风化崩圯。龙门石窟中的雕像有太多太多的残缺,有自然风化,有人为导致,令人叹息。

 

     19、石刻艺术的巅峰。奉先寺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奉先寺雕凿了具有不同性格和气质的大型群雕像,而且还把这组群像间的内在联系表现得水乳交融。阿难文静温顺,外表朴素;菩萨华丽、端庄、幽静、矜持;天王肃穆、硕壮、狰狞,具有镇压邪恶的力量;力士刚强、生性暴躁;即便是承担着天王沉重身躯的地神,都被雕刻得出神入化,具有一种奋力对抗的精神,显示出中国古代艺术家独特的匠心。

 

     20、在伊河东岸看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景区中一条南北向的伊河从中穿过,西面是西山石窟,西山又名龙门山,东边是规模小很多的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景区。一南一北有两条跨越伊河的桥,北面的叫龙门桥只能走人,南面的叫漫水桥车人并行。实际上当看过西山石窟上的卢舍那大佛后,另外三个景区就不想看了。

 

21、龙门石窟景区导游全景图。

 

上一页 | 关闭窗口 | 下一页

正一艺术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