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世界名画 中国名画 名画欣赏 印象画派 人体名画  名家名画 名画百幅 西方绘画 艺术流派

卢浮宫名画(265):缪拉骑马像

 

    265、缪拉骑马像 格罗 法国 1812年 布面油画 343x280cm 巴黎卢浮宫藏
   
这幅画表现了骑兵元帅缪拉的风采。缪拉(Joachim Murat,1767-1815),法国军事家,拿破仑一世的元帅,他以杰出的骑兵指挥官和勇武绝伦的战士而著称。他的父亲是一个小旅店老板,希望他成为一名教士,但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加入了第一共和国的骑兵部队(1787年)。1792年成为军官。缪拉在镇压1795年王党暴动中表现突出,因此获得拿破仑的重视。他追随拿破仑在意大利和埃及作战,于1799年晋升为少将。雾月十八日政变中(公历1799年11月9日),时任掷弹兵指挥官的缪拉坚决支持拿破仑夺权。1800年,他在意大利西北部马伦戈战役中指挥骑兵部队,是役拿破仑大败奥地利军队。同年,缪拉与拿破仑的妹妹卡罗琳娜·波拿巴结婚。1804年,拿破仑授予缪拉法国元帅军衔。1806年起,任贝尔格和克莱沃公爵,1808年-1815年成为那不勒斯国王。最后被奥地利军队打败并当了俘虏,奥地利军事法庭判他有罪,1815年10月13日被枪决。


     安东尼·让·格罗(Antoine-Jean Baron Gros,1771—1835),法国浪漫派画家。安东尼·让·格罗以描写拿破仑军事生涯的历史画知名。安东尼·让·格罗1771年3月16日生于巴黎,1835年6月26日卒于同地。格罗曾任拿破仑的御用画师,又是雅客-路易·大卫的得意门生,画作大都选取拿破仑远征的军事题材,歌颂其丰功伟绩。在这些充满激情、紧张而格罗又富有戏剧性的作品中,人们看到安东尼·让·格罗已离开老师的古典主义传统,显示出浪漫主义的倾向。以后因创作伟人祠天顶壁画又被查理十世赐封为男爵。安东尼·让·格罗的主要作品有《阿布基之战》、《拿破仑在埃洛战场》等。安东尼·让·格罗十四岁已是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 Louis David, 1748-1825)的学生,很受大卫的喜爱。但在意大利逗留时谒见拿破仑之后,他受到那热血沸腾的英雄主义的感化,不知不觉离开端庄的古典主义精神,开始画激情洋溢的画。拿破仑也喜欢他,把他列于幕僚之中,格罗也就可以看到好几次实际战役,也常常在进军喇叭声中挺起胸膛往前冲锋。他的这种激情,表现在《青年时代的英雄拿破仑》中,画的是征服意大利时候的英姿飒爽的拿破仑,是一幅使当时陶醉于战功喜悦的巴黎人陷于狂热的作品。以后,格罗的每一幅作品都获得成功。他虽然享有古典主义者大卫的高材生的名誉,不过在格罗的作品中早已经洋溢着浪漫的激情;特别是在研究鲁本斯、凡代克的作品,开始使用豪华壮丽的色彩之后,越发和大卫的艺术相去甚远,试看他画的《雅法的瘟疫》就可明白。因此,许多人说格罗是联系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中间画家。拿破仑帝政覆灭,王政建立的时候,格罗并没有象大卫一样被驱逐出国。不仅如此,反而被任命为男爵,委托装饰伟人祠的天花板。亡命布鲁塞尔的大卫,眼见寄托热望的格罗不知不觉地脱离古典主义,感到极端地遗憾,曾几次写信,促使格罗反省,而格罗自己也发觉背叛了先生的主义而不堪自责;但毕竟格罗的性格不是古典的,由于不可解脱的矛盾他终于投身塞纳河自杀,1835年6月25日他被发现死在塞纳河中,人们从他帽子中发现一张纸条,写着“厌倦了生活,辜负了最终的才华,他决定结束这一切”。这是十分使人悲痛的。

上一页 | 关闭窗口 |  下一页

正一艺术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